自身要为人正派、做事公正、遵守纪律。
此次公益活动分为义诊、专题讲座、手术演示三部分进行。以讲座、义诊、手术的形式,既造福了患者,也提高了学员们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响应了用高超的技术回报社会,用高尚的医德温暖社会的宗旨。
易发现教授、刘振华教授等以超高效率超高质量完成了6台公益手术,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疾病的痛苦,而且为他们减轻了经济负担,让老百姓得到真正实惠。扁鹊专家团队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让基层医院医师受益良多,更是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极大认同。之后王坤杰教授、魏鑫教授、金涛教授、唐寅医师、邓实医师共同参加了义诊活动,为多位患者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问题。同时也为当地泌尿外科同道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技术。自2016年4月第一期活动开展至今已有十期,百位专家牵头组织了五百多站的活动,来自一千多家医院的泌尿外科专家为全国超过75000余名患者提供了义诊服务,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王坤杰教授在仪式上作了讲话,感谢各位同道的大力支持的同时也预祝了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在专题讲座现场,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李俊教授分享了《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挑战的应对》,我院泌尿外科的主任魏强教授带来了《2018前列腺癌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新进展》的专题报告等。我国拥有全球最多和增速最快的老年人群。
她提到,目前美、英、日、澳等国均已制订吞咽障碍患者膳食指南,我国现有康复医学界也曾发布相关研究及报告,指出营养管理对卒中后吞咽障碍十分重要,但尚未构建具体的营养管理体系,也无与吞咽功能分级对应的营养管理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吞咽障碍多学科合作的实践应用。10月19日,我院临床营养科作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会长单位、四川省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邀请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国内顶级医院专家,共同见证老年吞咽障碍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8)培训推广会的成功举办。吞咽障碍广泛存在于老年人中但容易被忽视,影响老人功能、健康、营养状况,增加死亡率和降低生活质量。共识的发布旨在保证养老机构、社区、家庭等老人良好营养状况的前提下,为我国吞障老人提供安全、有效、易操作、易推广的经口饮食指导,延缓吞咽功能减退,最大限度的保障老人的经口进食意愿
课程团队今后还将探索将慕课视频用于校内翻转课堂教学、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全新教学路径。我院将继续大力推动健康川大系列慕课建设,不断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不断提高相关学科声誉,力争在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中取得好成绩。
临床营养科胡雯教授团队从今年1月起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进行课程筹备、拍摄和制作,组织了开课需求调查、课程内容规划、跨学科研讨备课等教学筹备环节,精心编排教学内容,巧思打造教学模具与动画,用心拍摄授课视频。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不同于视频公开课,不是传统课堂的录像重放,而是将上课、随堂测验、课后作业、结课考试等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在线实现,通常选课学习免费、结业后可付费取得学习证书。由四川大学教务处大力支持、我院牵头建设的健康川大医学/跨学科系列慕课的首门课程——临床营养科胡雯教授团队主讲的《吃货的营养学修养》于10月23日正式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精品开放课程网站上线,社会反响积极,上线首日选课人数即超过1600人。《吃货的营养学修养》打破传统营养科普宣传与健康教育的授课模式,通过小剧场的形式,将常见的营养学概念、饮食误区等穿插在大学生生活场景中,形式生动有趣、内容通俗易懂,让选课者在追剧的同时,完成营养学知识的学习。
课程将于未来10周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按2学时/周的进度推出。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方法革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医教协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推动公众健康教育、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的必由途径。课程内容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基础,紧扣社会热点和青年学生关切,共有火锅的正确打开方式来自饮料的暴击科学减重朋克养生与健康零食膳食补充剂的防剁手指南防癌饮食攻略吃草还是吃肉吃啥可以变聪明等16讲。健康川大系列慕课定位为面向我校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兼顾社会公众的通识课程
课程团队今后还将探索将慕课视频用于校内翻转课堂教学、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全新教学路径。我院将继续大力推动健康川大系列慕课建设,不断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不断提高相关学科声誉,力争在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中取得好成绩。
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不同于视频公开课,不是传统课堂的录像重放,而是将上课、随堂测验、课后作业、结课考试等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在线实现,通常选课学习免费、结业后可付费取得学习证书。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方法革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医教协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推动公众健康教育、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的必由途径。
《吃货的营养学修养》打破传统营养科普宣传与健康教育的授课模式,通过小剧场的形式,将常见的营养学概念、饮食误区等穿插在大学生生活场景中,形式生动有趣、内容通俗易懂,让选课者在追剧的同时,完成营养学知识的学习。由四川大学教务处大力支持、我院牵头建设的健康川大医学/跨学科系列慕课的首门课程——临床营养科胡雯教授团队主讲的《吃货的营养学修养》于10月23日正式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精品开放课程网站上线,社会反响积极,上线首日选课人数即超过1600人。临床营养科胡雯教授团队从今年1月起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进行课程筹备、拍摄和制作,组织了开课需求调查、课程内容规划、跨学科研讨备课等教学筹备环节,精心编排教学内容,巧思打造教学模具与动画,用心拍摄授课视频。健康川大系列慕课定位为面向我校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兼顾社会公众的通识课程。课程内容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基础,紧扣社会热点和青年学生关切,共有火锅的正确打开方式来自饮料的暴击科学减重朋克养生与健康零食膳食补充剂的防剁手指南防癌饮食攻略吃草还是吃肉吃啥可以变聪明等16讲。课程将于未来10周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按2学时/周的进度推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医院党的建设,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开展,10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特邀我院张伟书记到院指导,并作党课报告。在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齐铭、资阳市卫计委主任高远陪同下,张伟书记一行先后到资阳医院新区医院门诊部、医技楼、第二住院楼,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
资阳医院院长王一平、院党委书记谌明全汇报了华西领办后医院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张伟书记作《新时期公立医院党建与事业发展思考》党课报告。
张伟书记从医疗卫生系统主要矛盾的变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4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十九大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的方向,并围绕把方向、管大局、聚人心、促改革、保落实5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党建工作在公立医院事业发展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如何采取措施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医院改革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和健康生活的新要求。张伟书记对资阳医院相关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抓党建就是抓根本,抓党建就是抓发展,要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确保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资阳市卫计委党委成员、直属各单位班子成员、党办主任,资阳市直系统各基层党支部支部书记,资阳医院管理干部、全体党员、团支部书记共计202人参加随后,张伟书记作《新时期公立医院党建与事业发展思考》党课报告。在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齐铭、资阳市卫计委主任高远陪同下,张伟书记一行先后到资阳医院新区医院门诊部、医技楼、第二住院楼,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资阳医院院长王一平、院党委书记谌明全汇报了华西领办后医院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张伟书记从医疗卫生系统主要矛盾的变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4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十九大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的方向,并围绕把方向、管大局、聚人心、促改革、保落实5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党建工作在公立医院事业发展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如何采取措施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医院改革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和健康生活的新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医院党的建设,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开展,10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特邀我院张伟书记到院指导,并作党课报告。
资阳市卫计委党委成员、直属各单位班子成员、党办主任,资阳市直系统各基层党支部支部书记,资阳医院管理干部、全体党员、团支部书记共计202人参加。张伟书记对资阳医院相关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抓党建就是抓根本,抓党建就是抓发展,要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确保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此次高峰论坛同时举办了第四届防堵管防血栓静脉输液护理专项科研课题研究方案评选竞赛。通过最后的竞赛角逐,张晓霞老师荣誉此次比赛一等奖,唐梦琳、胡艳杰两位老师分别获得比赛二等奖。
此次论坛聚焦护理管理、患者安全和创新发展,汇集了中美两国著名护理管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共同探索护理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新理念,推广护理管理先进经验,以提高我国护理管理水平。10月19日-22日,由中华护理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中美护理管理高峰论坛在苏州召开。经过专业评委两轮评审,来自全国18省、市、自治区的42项参赛项目入围总决赛。该评选竞赛由中华护理杂志社主办,旨在培育静脉治疗领域有发展前景的护理科研课题,提高对防堵管、防血栓的临床认识和研究,解决临床护理中常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降低外周静脉留置过程中堵管及血栓形成的风险。
此次比赛,我院静脉输液治疗团队经过长达半年的精心准备、层层筛选、激烈角逐,能够获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整个华西护理团队的集体力量,同时,也向全国护理同仁展现了华西护理静脉输液治疗团队的科研实力,为进一步提升全院护士利用护理科研思维解决临床问题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挑战,有利于华西护理静脉输液治疗团队更好的发展。由我院静脉输液治疗团队选送的小儿ICU唐梦琳(正压街头对降低ICU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堵管风险的临床研究和卫生经济学评价)、肝脏外科胡艳杰(ERAS肝切除术病人外周静脉导管冲封管最佳实践: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及乳腺外科张晓霞(外周静脉短导管-血管直径比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载体研究及基于血流动力学的导管相关性血栓预测模型的构建)三位老师的三个项目入围了总决赛
由我院静脉输液治疗团队选送的小儿ICU唐梦琳(正压街头对降低ICU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堵管风险的临床研究和卫生经济学评价)、肝脏外科胡艳杰(ERAS肝切除术病人外周静脉导管冲封管最佳实践: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及乳腺外科张晓霞(外周静脉短导管-血管直径比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载体研究及基于血流动力学的导管相关性血栓预测模型的构建)三位老师的三个项目入围了总决赛。经过专业评委两轮评审,来自全国18省、市、自治区的42项参赛项目入围总决赛。
此次高峰论坛同时举办了第四届防堵管防血栓静脉输液护理专项科研课题研究方案评选竞赛。10月19日-22日,由中华护理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中美护理管理高峰论坛在苏州召开。